
禹跡橋位于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寶塔街東,跨古頔塘。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當地人士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jì)而建。乾隆四十年(1775年)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南北走向,單孔石拱結構,拱券以縱聯(lián)分節并列法砌筑。橋面寬4.30米,橋全長(cháng)43.50米,南堍寬6.20米,北堍分設東西兩向石級踏跺。跨徑10.45米,矢高5.56米。
禹跡橋頂面石和拱券內龍門(mén)石分別雕刻“輪回”、“云龍”圖案,東西兩向各刻對聯(lián)一副,東面橋聯(lián):“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跡;隆時(shí)特起,重恢古制值堯巡”,西面橋聯(lián):“市近湖漘,驕肩無(wú)俟臨流喚;地當浙委,繡壤應多題柱才”。橋面石級刻有各類(lèi)吉祥圖案。不遠處有慈云古塔,拱形落虹,塔影橫斜,構成震澤水鄉特有景觀(guān)。
1986年7月1日,禹跡橋被市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由于行政區劃變更,2012年9月調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