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善院位于瑞安市飛云鎮閣巷辦事處柏樹(shù)村上橋南岸。集善院始建于元代初年,系由山門(mén)、前殿、正殿及左右廊屋組成的四合式建筑。現存正殿為晚清重建,面闊五間,通面闊18.40米,進(jìn)深七間,通進(jìn)深12米,穿斗式硬山造。
高則誠紀念堂,緊鄰集善院西側,相互連通,歇山式建筑。面積約230平方米,巴金題署“高則誠紀念堂”匾額,堂內鋟木楹聯(lián),多為當代知名人士撰書(shū)。
集善院原為宋末遺臣陳則翁等供奉宋朝歷代皇帝牌位而倡建。陳則翁,號瑞洲,曾任廣東副使,宋亡隱居故里,籌建該院,偕平陽(yáng)林景熙等人朔望哭祭,寄托--哀思。陳、林等相繼逝世后,該院舍作佛寺,并附設私塾于其內,高則誠幼年曾在此讀書(shū)。
信息來(lái)源:溫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