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山水閣在小江鎮案山村,由當地謝氏族人集資創(chuàng )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原名文淵閣。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兩度遭兵毀。民國19年(1930年),謝族再度集資依原貌修復,并更名案山水閣。
案山水閣在案山村西南里許,南向,臨水溪。樓閣用四根木柱砥挺成磚木結構正方形,四層塔式。高18.55米,底層長(cháng)29.8米,寬18.2米,占地5425平方米。青磚砌墻,三合土溝縫,周?chē)椒繕嫵扇显海诙葜另攲泳酒磷鲏Γ繉幽玖粯嫾埽彝呗N檐,每個(gè)檐角都掛一只風(fēng)鈴,閣頂脊背設雄師一對,相向戲舞滾球。閣內壁色棕黑,唯頂棚油漆彩繪。今雖剝蝕脫落,但仍可窺察當年精湛技藝。1983年,案山水閣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