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板橋龍泉寺位于昆明市官渡區大板橋街道辦事處,距昆明城約20千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至二十二年(1379—1389年)間。因寺前龍潭得名。
龍泉寺歷經(jīng)多次重建,現存建筑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改革開(kāi)放以來(lái)當地群眾集資逐次修葺一新。
《大板橋地名碑》指出,大板橋系寶象河上有五孔石板橋得名。
《大板橋村志》指出,作為區域行政中心,有板橋驛、板橋里、板橋堡、板橋鄉、阿拉公社、板橋公社、大板橋鎮、大板橋街道辦事處之謂。
附:
龍泉寺龍潭歸屬寶象河右岸支流槽河水系。
槽河發(fā)源于一撮云山北麓大龍潭村,向北轉南過(guò)野鴨湖(天生壩水庫),于小康朗入落水洞,自黃龍潭復出,再納青龍潭水,向南納龍泉寺眾龍潭之水后稱(chēng)槽河,于明應寺附近匯入寶象河。據河湖普查資料,河長(cháng)22千米,集水面積96.8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