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旺塔及西北塔
勐旺塔和西北塔位于臨滄市臨翔區,是當地重要的佛教活動(dòng)場(chǎng)所。勐旺塔位于臨滄市臨翔區章馱鄉勐旺村境內的忙公山頂上,塔高16.6米,磚石結構,呈八邊形;西北塔位于臨滄市臨翔區忙畔街道辦事處忙令社區西河邊的團山頂上,塔高約15.7米,由塔基、7層塔身以及塔剎組成,磚石結構。勐旺塔及西北塔始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臨滄的重要標志,是我國西南民族地區南傳上座部佛教建筑中保存比較完整、藝術(shù)價(jià)值較高的早期佛塔。2013年5月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勐旺塔及西北塔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塔身裝飾素雅,紋飾以花卉為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兩塔型制雖為緬式,但也受漢式密檐塔的影響,是傣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有機結合體,體現了明代建筑藝術(shù)、宗教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研究上座部佛教史、民族史、建筑藝術(shù)史的實(shí)物證據,也是我國西南邊疆民族文化交流的見(jiàn)證。
勐旺塔及西北塔始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距今已有392年歷史,是云南省內現存較早、保存較完好、藝術(shù)價(jià)值較高的早期上座部佛教單體塔,也是臨翔區明代僅存的佛教建筑。勐旺塔及西北塔于1982年5月在第一次全國文物文物普查中發(fā)現,1984年被確定為臨滄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勐旺塔被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18日兩塔被確定為云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間進(jìn)行第七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2013年3月得到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