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龍山 (元氏縣與鹿泉市交界處)石窟 ,現存兩處 ,一處在封龍山西麓的西石堂院 , 一處在封龍山東麓的東石堂院 , 東石堂院窟內造像己毀。西石堂院有窟三個(gè) ,自西向東依次為一、二、三號。 一號窟即三世佛窟 ,主龕坐佛為釋迦牟尼佛 ,右龕坐佛為未來(lái)佛彌勒佛 , 左龕坐佛為過(guò)去佛阿彌陀佛。窟內除三尊主佛外 ,四壁還刻有 90 多個(gè)小佛龕。 二號窟為千佛窟 ,坐像為釋迦像 , 窟內四壁自上而下雕刻一排排、一組組縱橫交錯的小佛 ,共 847 尊。從雕刻內容和手法看 ,該窟開(kāi)鑿略晚于一號窟 , 約在唐代前期。 三號窟為涅盤(pán)窟 , 窟內刻釋迦牟尼涅盤(pán)像 ,從雕刻手法看為北宋年間所刻。 西石堂院東側崖壁上刻有“武平三年秋禮”6 字 ,是石窟始鑿于北齊的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