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贛邊支隊電臺、《粵贛報》報社遺址,在連平縣城東北方向55公里處的九連擔桿灘。1945年7月,中共后東特委為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決定建立電臺,加強與中央及上級的聯(lián)系溝通。電臺最初設在河源黃村地下黨員黃中強的家中,后由于敵人的進(jìn)攻,曾轉移到五華、青州等地。1948年2月,因國民黨對九連地區進(jìn)行第三次“掃蕩”,中共九連工委將設于九連地區的新聞臺、聯(lián)絡(luò )臺的工作人員及電臺設備轉移到擔桿灘。同年6月,兩臺工作人員會(huì )合于擔桿灘,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出色地完成了電訊聯(lián)絡(luò )任務(wù)。
《粵贛報》是中共九連地委、粵贛邊支隊(后改稱(chēng)東江第二支隊)的機關(guān)報,創(chuàng )刊于1948年8月,停刊于1949年10月。粵贛邊支隊司令員鐘俊賢曾稱(chēng)贊該報是“對敵斗爭的精神-”。1948年8月15日,該報出版了創(chuàng )刊號,報道了廣東人民解放軍粵贛邊支隊在河源上莞成立的消息。這宛如一聲春雷,迅速傳遍九連地區,振奮人心,也使國民黨-派十分震驚。隨后,該報記者不懼險苦,多次深入戰地采訪(fǎng),撰寫(xiě)了許多精彩的戰場(chǎng)通訊,深受廣大軍民歡迎。在戰爭年代,報社常隨部隊轉移,在擔桿灘留有《粵贛報》報社遺址。
2011年5月,由連平縣委、縣政府立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