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獻樓坐落于雞山路18號。1906年美國基教安息日會(huì )牧師安禮遜到鼓浪嶼傳教,同時(shí)在鼓浪嶼創(chuàng )辦了“育粹小學(xué)”,后更名為“美華小學(xué)”。1910年增辦“美華女學(xué)”。1934年,安禮遜在雞山頂興建一座樓房,落成時(shí)正值安息日會(huì )在此舉行閩南各屬支會(huì )聯(lián)誼會(huì ),安禮遜主持了“安獻典禮”,便將該樓命名為“安獻樓”。1938年,美華男、女兩校合并,遷入“安獻樓”內。
建筑特點(diǎn)
該樓坐北朝南,為花崗巖條石建成的全石構建筑,共3層,建筑面積1005.6平方米,平面為封閉式內廊布局,建筑沿中軸左右對稱(chēng),中心部位入口處以四根圓柱、三角形山花和臺階為裝飾。屋頂為平頂式,四周設高1米的石砌女兒墻。該建筑為美國建筑師設計,受當時(shí)歐洲新建筑的影響,注重功能和結構,立面處理簡(jiǎn)潔、明快。
保護范圍
東、南、西、北面各外延15米,與雞山路交界處以路為界。由于已公布的保護范圍與北側、東側地形出入較大,本規劃結合地形對其做了適當的調整。
建設地帶
北面由建筑外延50米,東、南、西面以雞山路為界。
保護要點(diǎn):控制建筑周邊新建建筑,整治修繕建筑庭院景觀(guān)和周邊綠化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