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市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永州市寧遠縣水市鎮水市圩,寧遠縣城南18公里處,為紀念紅軍烈士以及1950年在三二九-暴-動(dòng)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立。
1949年11月17日,寧遠縣和平解放,但是一小撮-分子不甘心失敗,妄圖死灰復燃,夢(mèng)想奪回他們失去的天堂。以鄭元贊(國民黨團長(cháng)、縣長(cháng))、歐平成(軍統特務(wù))、歐隆(國民黨營(yíng)長(cháng))為首,組織了中國國民黨華南鏟共總司令部-組織,進(jìn)行-活動(dòng)。1950年3月29日,“華總”-組織在寧遠二區的水市、和平、下陂等地進(jìn)行-武裝-。王昆、郭金生、龍進(jìn)星、歐燕、趙岐山、石朝生、蔣化坤等7位革命干部慘遭殺害。3月31日,寧遠縣委依靠廣大群眾,開(kāi)展轟轟烈烈的清匪反霸和鎮壓-運動(dòng),參加三二九--的犯罪分子,除首犯鄭元贊潛逃臺灣外,其余全部逮捕歸案,歐成平等114名主犯被依法鎮壓。郭金生、石朝生、歐燕、何班長(cháng)、龍進(jìn)星、趙岐山等6位烈士的忠骨安葬在二區水市烈士陵園內。1964年,紅軍長(cháng)征犧牲的11位紅軍烈士的尸骨也從水市田家、小南海、天堂太陽(yáng)洞遷到水市革命烈士陵園內安葬。
水市革命烈士陵園占地面積約20余畝,大門(mén)上方書(shū)有“革命烈士陵園”橫額。烈士陵前,立青石墓碑塊,高2.5米,寬0.95米,上 書(shū)“革命英雄永垂不朽”楷體陰刻大字。碑后排列烈士墓,依次為龍進(jìn)星、歐燕、趙歧山、11位紅軍戰士(姓名遺失),郭金生、石朝生、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何班長(cháng)(名字不詳)。沿墓道而上為八角五級烈士紀念塔,塔身鑲有“革命先烈永遠鼓舞著(zhù)我們前進(jìn)”的石碑。陵園最高處建有紀念亭,為單檐六角六柱飛檐混凝土結構,亭中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憩。
水市革命烈士陵園于1996年11月被寧遠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寧遠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8月被永州市委宣傳部公布為永州市愛(ài)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