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東陵位于孝陵?yáng)|側,內葬清世祖福臨的孝惠章皇后以及二十八名妃、格格、福晉。孝東陵始建日期和竣工日期待考。孝東陵建成后,初稱(chēng)“新陵”。康熙五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正式稱(chēng)為“孝東陵”。
孝東陵的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是:三孔拱橋1座,東西朝房各5間,東西值班房各3間,隆恩門(mén)1座5間,東西燎爐各1座,東西配殿各5間,隆恩殿1座5間,陵寢門(mén)3座,石五供一座,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各式各樣座。方城前神道兩面三刀旁各有14座小寶頂,均南北縱向排列,每旁?xún)擅嫒缎校瑬|旁,外側為10座小寶頂,內側為4座小寶頂;西旁,外側為11座小寶頂,內側為3座小寶頂。寶頂的這種排列形式仍帶有關(guān)外盛京妃園寢的遺風(fēng)。
由于孝東陵是清朝建的第一座皇后陵,無(wú)前例可鑒,所以規制尚不完備,為此,后來(lái)的皇后陵都進(jìn)行了改進(jìn)和完善。
墓主人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順治帝生母孝莊文皇后的侄孫女,蒙古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順治十一年(1654)五月入宮,冊為妃,六月立為為皇后,順治帝死時(shí),她年僅21歲。孝惠章皇后在康熙一朝備受尊崇。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卒,終年77歲,五十七年1718)入葬。七位妃為恭靖妃、淑惠妃、端順妃、寧愨妃、恪妃、貞妃、悼妃。
此外,孝東陵內還葬有十七個(gè)格格、四個(gè)福晉,這些格格和福晉都是福臨的嬪御。由于清初宮闈草創(chuàng ),典制未備,皇帝的一些侍妾也稱(chēng)格格、福晉。到了清朝中期,后妃制度日臻完善,后妃等級、名號、稱(chēng)謂上的混亂現象才得以杜絕。
孝東陵首開(kāi)為皇后單獨建陵之制,其規制是后世皇后陵效法的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