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林寺(第五批國保)
定林寺
時(shí)代:元至清
地址: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米山鎮北七佛山南麓
原名永德寺,因寺側有定林泉,故名定林寺。創(chuàng )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現存金大定二年(1162年)碑載,該寺至遲在后唐長(cháng)興年間(930——933年)就已存在,又據寺內雷音殿脊剎題記“泰和四年十一月造”,金元兩代曾興工重建,以后明清屢有修葺。現存建筑除雷音殿為元代遺構外,其余大多為明、清建筑。
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長(cháng)90米、東西寬87米,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中軸線(xiàn)從南至北依次有:觀(guān)音閣、雷音殿、止涓和門(mén)津二洞、七佛殿。兩側建有廊、廡、亭、閣和偏院。
觀(guān)音閣面寬、進(jìn)深各三間,為兩層重檐歇山頂,屋頂為筒板瓦覆蓋,脊、獸均為琉璃制品。前后出抱廈,平面近方形。
雷音殿面寬進(jìn)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平面略呈方形,屋頂為筒板瓦覆蓋,琉璃脊獸。大殿后檐門(mén)枕石上有“延祐四年四月初十日記”題記,前、后檐明間辟板門(mén),前檐次間及兩山置直欞窗,檐下施五鋪作斗栱。殿內徹上露明造,梁架為六椽栿通達內外用二柱。殿前設長(cháng)方形月臺,月臺前立有八邊形宋代經(jīng)幢2座,一為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造,一為雍熙二年(985年)造,均保存完好,幢通高4.4米,下部為仰覆蓮須彌座,束腰部分雕伏獅,幢頂施寶蓋、蓮座、仰蓮和寶珠,幢身八面俱刻-。
寺內保存碑碣20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