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龍古寺,始建于明代。距黃龍溝溝口約3.5公里,原有前、中、后三寺廟。前寺現僅存遺址。
中寺是佛教寺廟,有佛教信徒朝拜。原有五殿,分別為靈官殿、彌勒殿、天王殿、大佛殿、觀(guān)音殿,現僅存觀(guān)音殿及十八羅漢塑像。近年修復一新。殿內有茶水、儀器以及旅游紀念品等供應。
距中寺約2.5公里為黃龍后寺。廟字隨山就勢,獨具風(fēng)格。后寺主供黃龍真人,后寺下的溶洞——黃龍洞有天然鈣化黃龍真人座像。黃龍寺以道家為主流。
相傳助大禹治水的東海黃龍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為黃龍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后人記其功德,建黃龍寺。
黃龍古寺附近是白雪皚皚的玉翠山和頂峰雪寶頂。寺前有近萬(wàn)平方米的開(kāi)闊地,每年舉辦廟會(huì )。
黃龍廟會(huì )
農歷六月十二至十五,是一年一度的黃龍廟會(huì )。廟會(huì )期間,可以觀(guān)賞到藏、羌、回、漢各族男女拜祭為民造福的黃龍真人的盛大場(chǎng)面;品嘗到酥油糌粑、黃龍豆腐、洋芋糍粑等各種風(fēng)味小吃;參加到舞龍、舞獅、跳鍋莊,對情歌的熱鬧氛圍中。整個(gè)廟會(huì )期間人潮涌動(dòng),寺廟香火鼎盛,還能夠購買(mǎi)到各種別致的民族工藝品。
洗山雨
每年廟會(huì )剛一結束,黃龍都會(huì )下一場(chǎng)雨。當地人非常喜歡在雨中淋沐,認為是上蒼對眾生行善結緣之感應。雨過(guò)之后,氣朗天清,山林如洗,群池澄碧,千年不變,故名曰洗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