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通寺塔,明清-塔古建筑,位于甘肅省張掖市民樂(lè )縣六壩鄉六南村。史載,圓通寺原為河西重要密宗寺院,始建于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年~1125年),明、清兩朝多次補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建圓通塔,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又加高重修。現寺已不存,僅存孤塔。
圓通塔為磚石結構金剛寶座式-塔,通高23.37米,自下而上由塔座、塔身、相輪、塔頂組成,塔座為三重方形須彌座,第二、三層四角各置一座高2.2米的小型-塔。塔身為覆缽狀,高5.2米,上砌“亞”字形須彌座。相輪十三重,高8.8米,塔頂置流蘇寶蓋,周懸風(fēng)鋒,中坐1.5米高的黑釉寶瓶。該塔基座造型與整體比例獨特,反映了明清時(shí)期該地區密宗-塔的造型特點(diǎn)。
圓通塔造形優(yōu)美,歷史悠久,居民樂(lè )古建筑之首。現在塔周?chē)研弈洗笏麓蟮顜鬃⑴浞繑甸g,內塑佛像,供人膜拜,僧尼數人,圓通寺己初具規模。2001年6月,圓通寺塔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