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柏林村東北300米,北距岳楊河150米,西南距白衣觀(guān)音廟200米,東南為金龍煤礦。創(chuàng )建于清,原屬于張家,民國10年(1920年)重修并施舍于眾人。解放后分給當地百姓,1964年遭雷擊,墻體有一條10公分寬的裂縫。現在張宗茂的曾孫張明遠、張石堰在此居住。
魁星樓為硬山式磚木建筑,共四層,東西長(cháng)5.5米,南北寬4.05,高約13米,面積22.3m2。底層內可架梯而上,原有棚板已不存。一層全部為民居遮擋,半地下式。南壁上有5個(gè)天窗,東壁4層上有一個(gè)天窗,西、北壁各有3個(gè)天窗,二層上部和三層下部連接處外出四個(gè)龍形斗拱,中間飾蓮花、卷草紋。據白衣觀(guān)音堂內所鑲碑碣《施舍高樓序》記載:“斯村有高樓一座,形似奎星所居,即吾村之文峰也。溯其所創(chuàng ),曰:張公,其雅不數,傳張之后代曰:欲出售,苦無(wú)所受,不得已拆而棄之,有識者莫不喟然嘆曰:前人遺業(yè)創(chuàng )之非易,況為文峰佳兆,……幸有張君茂宗者,建創(chuàng )者之美意,與村眾相評曰:……以金贖樓,樓施公中,人人共得,而主持之若有破壞,人人共得而修補之,煥然常昭,安如泰山,可乎不可?眾皆感嘆而贊曰:大哉……”據傳說(shuō),柏林村勢在風(fēng)水經(jīng)中,為“一船”地,其樓為船桅,毀樓則折桅,村人必遭禍殃。所以,張君施舍,以金贖之,為白衣廟合村之物,破之合村而得共補之。
魁星樓建筑風(fēng)格獨特,基本完好,對研究清代風(fēng)土人情、建筑風(fēng)格具有一定價(ji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