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郢州城亦稱(chēng)郢城,位于武漢市武昌蛇山,南朝劉宋就三國孫權所建夏口城擴建而成,為其所置郢州州治。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劉駿把荊、湘、江、豫4州中的8郡劃出設置郢州,以削弱方鎮勢力,郢州州治即設在夏口城內。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自劉宋以后,齊、梁、陳一直以此城為郢州州治。隋置鄂州,設江夏縣,鄂州治和江夏縣治都設在郢州城內。此后,鄂州、郢州的名稱(chēng)雖幾經(jīng)變更,但州治卻一直在郢州城內。
自劉宋以后,齊、梁、陳一直以此城為郢州州治。隋置鄂州,設江夏縣,鄂州治和江夏縣治都設在郢州城內。此后,鄂州、郢州的名稱(chēng)雖幾經(jīng)變更,但州治卻一直在郢州城內。
唐敬宗寶歷(公元825—827年)年間,牛僧儒任武昌軍節度使時(shí),駐鄂州,改用磚筑城垣,經(jīng)5年擴筑成鄂州城,但城垣至五代還未廢除。郢州城自劉宋至唐,歷270年,經(jīng)十數次大小戰事而不壞,可見(jiàn)其城在戰略上的重要和構筑的堅固。
現在黃鶴樓至高觀(guān)山脊上有一段硬土埂,就是郢州城的城墻殘跡。
其文物保護范圍:與勝像寶塔沿蛇山走向實(shí)行聯(lián)體保護,東面至黃鶴樓臺基以東310米;南、北面分別至黃鶴樓臺基以南、以北10米;西面至勝像寶塔以西30米。其建設控制地帶;東面與保護范圍重合;南面至長(cháng)江大橋道路規劃紅線(xiàn);北面至京廣線(xiàn)鐵路邊。1983年4月7日被列為武漢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