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豆屬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發(fā)達,側根細長(cháng),株高80-100厘米,有直立叢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纏繞型。葉為3小葉組成的復葉。小葉圓頭型或劍頭型。花梗自葉腋生出,梗的先端,著(zhù)生數花,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開(kāi)黃花或淡灰色花,龍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結莢1-5個(gè),莢長(cháng)7-16厘米,果莢內包著(zhù)4-18粒橢圓或長(cháng)橢圓形種子。種子多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綠雜、淺黃色等。種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紅小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長(cháng),川道、山地均可種植。既耐澇,又耐旱,晚種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術(shù)簡(jiǎn)單,可做補種作物。一般穴播,行距25-35厘米,株距16厘米,每穴4-5粒種子,每畝播種量1.5-2.5公斤,生育期100天左右,春夏播都行,純種、套種均可。一般畝產(chǎn)150-250公斤。陜北屬半干旱性氣候,無(wú)霜期165天左右,土壤屬黃綿土類(lèi),土質(zhì)疏松,土層深厚,有利于種子的萌發(fā)、出苗和根系的生長(cháng)。年平均氣溫9.7℃,≥10℃的有效積溫3499.2℃,穩定通過(guò)10℃的天數176天左右;年日照時(shí)數2615小時(shí);年降水量48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雨熱同季。6-9月正是紅小豆的生長(cháng)盛期。自然條件對小豆作物積累淀粉、蛋白質(zhì)及保持顆粒鮮紅極為有利,為其生長(cháng)發(fā)育創(chuàng )造了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