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甜皮鴨選用健康仔鴨,輔料考究,采用傳統工藝精制而成。色澤亮麗,酥潤味濃,咸淡適中,皮酥回甜,肉質(zhì)細嫩,入口爽滑,風(fēng)味獨特。( 眉山)
彭祖與彭山甜皮鴨
彭祖生在彭山、卒于彭山,傳說(shuō)活了146歲的彭祖,因首創(chuàng )“雉羹”治好堯帝厭食癥而留傳于世,被尊稱(chēng)為“廚行的祖師爺”,并以“善導引行氣”,開(kāi)創(chuàng )我國氣功練身之始,以“延年益壽”的“導引、烹飪、養生”之術(shù),被后人敬仰。
民間傳說(shuō),彭祖能如此高壽,與其三天吃?xún)纱翁鹌営嘘P(guān)。相傳精通醫道的彭祖,在一次煮食鴨子時(shí),一改白水燉制方法,而是用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草果、砂仁、甘草等放入鮮湯鍋內一起熬制成濃湯之后,才將宰殺好的鮮鴨放入鍋內燉制。燉熟后,又將整只鴨子淋上一層加冰糖熬制的熟菜油后食用。因鴨子皮甜且脆,甜皮鴨之名由此叫起來(lái)。用此方法制作的甜皮鴨營(yíng)養價(jià)值和藥用價(jià)值極高,有大補虛勞、養胃生津、清熱健脾等功效,深得民眾喜食,制作方法一直流傳至今。
如今在彭山,甜皮鴨已成為當地的名小吃。最有名的甜皮鴨當數“鐘鴨子”、“潘鴨子”和“王福華甜皮鴨”等,彭山縣城每天要賣(mài)出去600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