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稻田鯉魚(yú)口呈馬蹄形,身體柔軟光滑,呈紡錘形。背鰭基部較長(cháng),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表呈青灰色,腹部呈淺白色,尾鰭下葉呈橙紅色。肉質(zhì)鮮嫩,骨刺細軟,魚(yú)湯清甜,無(wú)泥腥味。
每100克魚(yú)肉含蛋白質(zhì)14.9g~18.2g,氨基酸總量13.8g~17.4g,粗脂肪1.92g~3.33g,鐵1.27g~2.01g,鈣50.98g~57.02g;每公斤魚(yú)肉含鋅6.65mg~7.98mg。每公斤魚(yú)肉含硒0.208mg~0.627mg,符合富硒農產(chǎn)品的要求。
三江侗族自治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是湘、桂、黔三省(區)交界地,屬于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山地谷地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為17℃~19℃之間,雨熱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霧,四季宜耕。夏季為降雨高峰季節,占全年42%~48%;春季為降雨次高峰期,占全年30%~35%;秋冬兩季降雨較少。境內有七十四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水資源豐富。三江侗族自治縣屬紅壤地帶,垂直分布規律大體是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為紅壤地帶性土壤,500m~800m為黃紅壤地帶性土壤,850m以上為黃壤地帶性土壤。土壤總的特點(diǎn)是:土體肥厚,多為壤土;有機質(zhì)含量高。這些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資源,孕育出品質(zhì)獨特的三江稻田鯉魚(yú)。
登記保護范圍為: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所有鄉鎮,包括:良口鄉、洋溪鄉、富祿鄉、梅林鄉、八江鎮、林溪鎮、獨峒鎮、同樂(lè )鄉、老堡鄉、古宜鎮、程村鄉、丹洲鎮、斗江鎮、和平鄉、高基鄉等15個(gè)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8°53′~109°47′、北緯25°21′~26°03′。總面積5400公頃,總產(chǎn)量3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