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酒僅產(chǎn)于宜豐縣天寶鄉集鎮,為天寶特有的傳統名酒。據史料記載,1581年,天寶墨莊“八節祠”內有一羅氏婆婆,有一手釀酒手藝,她用天寶羅繩椴特有上等柳條和天寶古村北門(mén)巷羅家井的泉水,再用祖傳秘方制作的酒餅(即酒藥)摻入,精心釀造而成。羅婆婆七十大壽這一天做壽,用天寶羅酒招待客人,酒一上桌,香氣撲鼻,聞人即醉,眾人追問(wèn),羅婆婆才道出這酒的釀造技藝。因釀造者是羅氏,因此得名羅酒,延續至今,享譽(yù)400多年,經(jīng)久不衰。 天寶羅酒的制作工藝十分獨特:1、一般頭年農歷八、九月釀制,用上等柳條糯為原料,清水洗凈,浸泡3-4小時(shí),撈起濾干,上甑蒸熟。2、熟后先灶神,后把米飯倒入竹盤(pán)內,冷卻到20度左右時(shí),再放入盛有1:1清水的大桶內,邊洗邊下酒藥,后倒入甑內濾班干。3、入缸密封保溫,3-4天出酒后,倒入大缸內,并將原先洗米飯有酒藥的水一道倒入缸內,再封缸,一星期后用鍋鏟攪動(dòng)。4、來(lái)年清明前用大座壺煮沸后再入缸密封。陳釀半年后食用,其色淺黃,清澈透明,味香爽口,后勁十足。 目前,宜豐天寶集鎮能熟練掌握羅酒釀造技術(shù)的只有少數幾個(gè)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喜的是,宜豐天寶羅酒已入選“宜春市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作為宜豐縣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正面臨著(zhù)一個(gè)難得的發(fā)展機遇。